【展期】

台北場:2009/5/1 ~6/7 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Studio
    2009/5/9 ~6/15 地下實驗.創意秀場
            ( 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 B30/32/34)
台南場:2009/6/27 ~8/30 國立台灣文學館



【藝術家】

Active Creative Design 何桂育 (Ho Kuei-Yu ) /
帕特里斯.慕斯尼 (Patrice Mugnier)+拉斐爾.伊斯丹 (Raphaël Isdant)
簡吟如、 張啟明、葉俊慶、 李怡賡、 信安倫、 林珮淳 + 數位藝術實驗室


【關於本展】

2000 年冬天,黃明川應詩人張德本的邀請,前往汐止山上參加「北台灣文學營」。心思細膩、觀察入微的黃明川,注意到這個營隊的講師多半是詩人,也強烈感受到這群詩人對文學前景的不安與無奈。

環顧年輕一代的學子,對於文學的閱讀興趣和欣賞能力,遠遠比不上電視、電腦、網路等新興科技媒介的影響,這群詩人講師普遍感受到文學教育推展的困難,想到文學界原本就比較偏重小說而輕忽詩學,詩的創作人口及發表空間勢將愈來愈少,這也成了在場者憂心以共的話題。

基於這個觀察,黃明川突發靈感:如果能把詩「影音化」,或許可以拓展台灣詩的能見度和影響力!於是,「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」從創意發想變成了一種實踐的行動




【跨界交流,讓文學與藝術看見彼此】

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是一條蔓延兩公里的展覽,跨越文學、藝術與科技的界線,是一場穿越時空的邂逅,從陌生的彼此到深入閱讀;藉由詩集與影音 DVD ,藝術家主動詮釋了他們心中的詩與詩人,依著展覽的發生,詩人看到了不同角度對他們創作的閱讀,文學與藝術的鴻溝或許沒有填平,但因為這樣的開始而看到了彼岸。

展覽內容以「台灣詩人一百影音計畫」為主體,輔以相關文獻,旨在將文學、肢體表演、音樂、動態影像、動畫和互動科技裝置等創作做跨領域的結合。

為了讓展覽的整體概念與影響力得以完整發散,也讓更多民眾透過不同場域重新認識台灣現代詩的脈絡與時代意義,本次展覽特意將地點從台北當代藝術館館內展場,延伸至館外廣場與互動電視牆,並擴展至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與地下街的實驗展場。藉此不同空間場域的串聯,逐步鋪陳台灣詩藝創作的歷史長流和薈萃人物,讓台灣一百詩人的跨世代精神得以從容而完整的呈現。

另外,藉此機會將台灣現代詩的豐富內涵自然地置入都市的生活空間中,開創一個媒合文學創作歷史成果與當代視覺藝術的創意大磁場。除了有助於體現台灣現代詩的精采內容和多重風貌,提供民眾閱讀文學的全新樂趣,也有助於開發詩藝的推廣普及和美感教育的新模式。


【欲罷不能的詩 VS. 精彩炫目的視覺展覽】

「展覽」以「詩詞」的概念出發,將台灣一百位詩人具代表性的詩詞,以動態影像展現其內容和情境。

由一百句詩的籬笆構築而成的「遇見台灣詩人一百」主視覺,就在這樣迷幻又曖昧的對話中產生。橘子紅了的底色襯托著天空藍的字體,訴說著詩在台灣不是晚霞餘暉,而是正要再次東昇的旭日,象徵大地的灰白字,密密麻麻烙印著這次展覽所要遇見的台灣詩人一百( Poem 100 )。開幕表演更透過舞者肢體詮釋出詩中意境,藉由即時互動感應裝置,立即偵測舞者移動的身影,隨即飄流出流動性的詩句文字或影像,將詩的內涵、科技藝術與舞蹈肢體作跨領域緊密的結合。互動裝置則以動態影像將詩的全文內涵與意境元素(如文字、山水、蓮花、雨滴及倒影等)融入展覽空間,觀眾可在互動介面螢幕選取一首詩,再與影像及文字進行即時互動之對話。

在「麥ㄅㄥˋ啊!」傳統的吆喝聲,伴隨著陣陣米香,從一粒粒金黃色的米粒到裹著麥芽糖的爆米香,就如同詩篇,也是從一字一字由詩人加上蜜糖所寫下的,傳統的爆米香機傳達詩所精鍊的在地情感。而搭配在廣場電視牆所播放的記錄詩人的影音片段,歡愉、樂天的氛圍,這就是一場「詩」的饗宴。


【相關連結】

▍台北當代藝術館官方主頁
 http://www.mocataipei.org.tw/_chinese/index.asp
▍台北當代藝術館地下實驗創意秀場
 http://www.mocataipei.org.tw/mocastudio/index.htm

串聯貼紙 (有興趣的幫忙串聯一下囉!^^)



<a href="http://www.mocataipei.org.tw/_chinese/index.asp" target="_blank">
;<img src=http://p4.p.pixnet.net/albums/userpics/4/4/1855644/49f970ef17b51.gif></a>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rub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